11月28日,侯莹舞蹈剧场全新升级的现代舞力作《涂图》将登陆北京世纪剧院。10月28日(昨天)下午,《涂图》北京首演新闻发布会暨开票仪式在后山艺术空间举办。北方晴空下,黄叶舞秋风,侯莹老师携舞者们也舒展身体,为在场嘉宾奉上了一段即兴环境舞蹈,20分钟的表演让大家得以一窥“侯莹身体运动技巧”的独特风姿,也更加期待《涂图》一个月后的北京首演。

    七种质感,回归至简身体

    《涂图》是一部纯肢体动作性的舞蹈作品,不断地解构身体的运动方式,不断地在时间与空间上对身体进行挖掘和探索,表现人对宇宙的一种感知。《涂图》最早的版本于2009年亮相广东现代舞周,2014年7月,受邀揭幕俄罗斯圣彼得堡“Open Look现代舞蹈节”,侯莹将其编创为70分钟的完整作品,去掉了原作中的色彩元素,以扩展肢体运动的可能性。

    发布会上,侯莹与现场嘉宾分享了《涂图》的创作历程。作为编导,她原本是想做一个将多重色彩融入舞蹈中的作品,而后期却重新构架,拿掉了全部颜色,几乎把前路全盘颠覆。对此,侯莹的解释是,多了颜色这个元素似乎就成了另外一个作品,而这并非她希望呈现的,“这个时候我明白了艺术是什么——直面最需要去深入挖掘的地方。”

 





    然而,当作品中只剩下一种色彩时,难度也就出现了:作品原先非常单纯的元素必须要往下延续,最难的地方是,只能回到身体本身这个最简单的元素上,让舞者丢掉一切外在浮夸的东西,感受身体在运动的一刹那是存在的,意识和身体必须在同一时间,同时意识要非常专注于身体和做动作的当下,这个是在排练的时候最大的难度,而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找到解决身体运动方式的技术和规律。

    编舞方面,侯莹介绍说,《涂图》的结构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完整的,七个篇章,每一个都有不同的语言来呈现和陈述,在中间用一些衔接的东西把它们连接起来。“所以舞者会用七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来跳同一个作品,要具备转换的能力。从创作的角度来说,像一篇长篇小说,有头有尾,有起承转合,有高潮。”侯莹说。

    为了2015年11月28、29日的北京演出,侯莹和年轻的舞者们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排练。“每一次排练《涂图》,就会扒掉我一层皮”,侯莹如此形容排练之难。这种难度主要来自于《涂图》中30%左右的即兴成分:“在创作过程中,有些片段的动作是不能用一板一眼的编排动作的,因为编排好的动作对我来说总是有局限性的。编排好的动作演员可能一星期就完成了,而即兴的部分可能需要一个月的练习,却不见得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。”

    艺术不是用来懂的,而是用来感受的

    曾有人认为,中国观众看不懂现代舞,而侯莹却认为,中国观众对艺术的理解和解读完全没有问题。

    “走近侯莹舞蹈剧场的观众应该不会是第一次接触艺术,如果是第一次也没有关系。艺术本身就不是拿来懂的,而是拿来感受的;当我们看一个艺术作品时,如果可以暂时放下去读懂的观念,而是把感官打开,去感受现场的氛围,一定会有所感悟,这是欣赏现代艺术作品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。”侯莹说,“现代舞蹈剧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,它不会给你结果,而是要你处在一个莫名的位置、一种不清晰的状态,而这种对未知的无尽渴望、追求和探索,正是生命该有的状态。”

    做现代艺术没有退路

    在当下中国,以纯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现代舞团是几乎不可能的,但是侯莹还是希望现代舞艺术还是能够走进市场,她坦言,虽然这面临着很大的困难,但是侯莹舞蹈剧场未来的方向必须朝着更加开阔、前沿和有创造力的方向:“因为我们做的是现代艺术,所以是没有退路的,我们不可能把回头的、重复的东西拿给观众。现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就是要有引领性、开创性、革命性,现代舞就是这种艺术中的一种。今后舞团不仅要坚持原创作品,同时也要在多元的合作、试验、观念、行为性的各种艺术形式的尝试。”

    事实上,侯莹舞蹈剧场已经创作了结合大量剧场、实验音乐、多媒体及当代艺术等元素的现代舞作品,在跨界合作上极具先锋性与引领性,迄今已受邀至十多个国家巡演,已经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、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的中国现代舞蹈团体。